新闻中心

新时代如何更好地做好科技新闻报道

2024-08-21 13:17:08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赵岩深情回忆了17年前与柔性直流技术结缘的场景。文中这样表述:“一间简陋办公室,一张几平方米的桌子,团队里二十几个人没白天没黑夜地干,像搭积木一样搭出了原理样机,白天忙着做试验,晚上凑到一起分析问题、总结经验、布置任务,将第二天可能遇到的隐患考虑周全。正是在这样紧凑、务实、高效的节奏下,他们开创性地开展了一系列试验项目,对技术做了初步验证。2011年初,带着经过无数次试验的柔性直流成套设备,科研团队远赴上海南汇风电场开展工程实施工作。早春时节,上海飘起了雪花,科研人员踩着梯子徒手安装设备,中午就在工地蹲着吃饭,回城吃晚饭常常要等到深夜……”

  这个场景就是记者与科研人员共同搭建的科学场景,营造了科技攻关特有的气场和氛围,记者与科研人员并肩带领读者深入到科学一线,生动展示了我国奋战在科研一线的科技工作者的精神,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树立勇担使命、潜心研究、创造价值的感人故事,正是他们的奋斗实现了500千伏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让“张北的风光点亮北京的灯”的辉煌成就。这样的科技报道真实可信,生动感人,极具冲击力,不仅吸引大众的眼球,而且深深拨动大众的心弦,架起了科研工作者和公众之间沟通的桥梁。

新时代如何更好地做好科技新闻报道

  打破读者对科学“晦涩难懂”的刻板印象,为大众“解疑释惑”

  第三十二届中国新闻奖作品消息《全球首次实现规模化一氧化碳合成蛋白质》是一篇拒绝艰涩,可读性强的科技成果报道,以通俗的语言及时报道重大技术突破,语言生动,让公众迅速了解这项技术突破的重大意义。

  我国饲用蛋白原料对外依存度长期保持在80%以上、大豆进口最高年份已超过1亿吨。因蛋白质的天然合成过程复杂,最终积累的蛋白质含量低。人工合成蛋白长期以来被国际学术界认为是影响人类文明进程和对生命现象认知的革命性前沿科学技术。当记者了解到,经多年联合攻关,我国科研人员在全球首次实现从一氧化碳到蛋白质的一步合成,并已形成万吨级工业产能,迅速采访相关单位及科研人员,以通俗形象的语言,如“无中生有”“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介绍了这一技术突破的重大意义和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一般而言,科技新闻中包含着大量专业知识,很容易枯燥乏味,也有可能出现读者受众能看懂文字,但不能理解新闻报道的意义和所传达的科学精神的困局。这就需要记者熟悉报道科学领域内的基本常识和发展现状,在科学领域深耕细挖,才能做到迅速响应,并保障报道内容含金量高、时效性强、提高科技新闻的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和公信力。

新时代如何更好地做好科技新闻报道

  获奖消息《全球首次实现规模化一氧化碳合成蛋白质》,通过首席科学家、中国农科院饲料所研究院薛敏博士,对蛋白质的天然合成,人工利用天然存在的一氧化碳和氮源(氨)大规模生物合成蛋白质的介绍,凸显了我国实现人工合成蛋白的重大意义,严谨阐述了为什么人工合成蛋白长期以来被国际学术界认为是影响人类文明进程和对生命现象认知的革命性前沿科学技术,生动介绍了经过六年多攻关,我国突破了乙醇梭菌蛋白制备核心关键技术,成功实现工业化应用。消息的最后一部分,向公众阐述了这项研究成果的重要科技价值和美好前景,该项研究以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工业尾气和氨水为主要原料,“无中生有”制造新型饲料蛋白资源,将无机的氮和碳转化为有机的氮和碳,实现了“从0到1”的自主创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该报道为全国首发,稿件只有700余字,信息量非常大,短小精悍,语言通俗易懂,形象生动,新闻价值意义重大。更为重要的是,这篇消息打破读者对科学“晦涩难懂”的刻板印象,成为科技类消息为大众“解疑释惑”的优秀案例。

新时代如何更好地做好科技新闻报道

  (作者单位:山西科技报社)